漳州法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紀實
2021-06-22 10:50:00??來源:福建長安網 責任編輯:黃忠義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為了朗朗晴空 ——漳州法院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工作紀實 6月3日,全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總結表彰大會在福州召開。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全國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代表,到會作交流發言。 “幾年來,漳州法院探索形成了黑惡案件相對集中管轄的‘漳州經驗’。”全國先進集體代表、漳州中院院長羅雄如是介紹。然而,當我們回望過往,卻總能發現成績的取得向來靠的是執著與努力。 2018年以來,在這一場浩浩蕩蕩的斗爭中,漳州法院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嚴格按照黨中央、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和上級法院工作要求,發揮審判職能,推動掃黑除惡爬坡過坎、攻堅克難,掀起一波又一波強大攻勢,奪取一個又一個階段性勝利,促進了行業風氣、社會風氣的凈化,治安環境、營商環境明顯優化,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實、更可持續,為推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貢獻了司法力量。 全面動員 精準打擊快慰人心 專項斗爭以雷霆之勢席卷黑惡,如浩瀚春風滌掃污濁。 2018年11月30日,長泰縣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長泰縣檢察院提起公訴的謝某利等9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 此案,是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以來,漳州法院審結的全省首例認罪認罰且全案無一上訴的涉黑案件。謝某利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其他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也被判處五個月十天至二年不等的拘役、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同時追繳違法所得。 法槌聲聲,正義昭彰。 時針撥回2018年初—— 彼時,自掃黑除惡的號角在全國吹響,漳州法院上下一盤棋,開展全面動員工作。漳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羅雄在漳州法院院長會上提出,要提升政治站位,堅定政治擔當,決戰決勝掃黑除惡“法律仗”。 從上至下,由始而終,兩級法院重拳出擊、精準發力。 “‘軟暴力’是黑惡勢力犯罪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呈現出來的更為隱蔽、犯罪成本更為低廉、游離于法律邊緣的一類典型犯罪手法,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擾亂了公眾正常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社會秩序。”在漳州中院掃黑辦的指導下,通過深入對黑惡犯罪行為特征類型化分析,法官們對“軟暴力”在法治的框架內做出了更為明確地界定,為“打早打小”、“打準打實”奠定堅實基礎。這一點,在審理謝某利等9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中就有所體現。 被告人謝某利從河南省某武術學校畢業后從事武術培訓,后成立武館并注冊一家體育文化公司。 2016年7月起,被告人謝某利等人逐步形成以謝某利為組織、領導者,以被告人李某林等8人為一般成員的較穩定的犯罪組織,造成當地群眾生活秩序受到嚴重破壞,安全感受到嚴重威脅,嚴重擾亂正常金融秩序,破壞當地的社會經濟、社會生活秩序。 案件審理期間,謝某利等9名被告人均在辯護人或值班律師在場的情況下簽署認罪認罰具結書,庭審中均自愿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法院依法作出寬嚴有據、罰當其罪判決,涉案人員無一上訴,實現悔罪悔過、服判息訴。 法槌落下,正義得彰。這一案件還被吸納為第二次全國掃黑除惡法律政策文件視頻培訓會,講解認定黑惡案件“軟暴力”情形的典型案例。 創新不息 攻堅克難統籌謀劃 2021年3月,“掃黑除惡 國泰民安——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網上展覽館”正式上線。漳州中院建立涉黑惡案件相對集中管轄機制照片入選。 照片背后,是漳州中院攻堅克難、創新解法的深度探索。 “專項斗爭開展初期,我們發現一些涉黑惡案件審理中存在地域上的風險和打擊力度的短板,比如部分地區審判經驗不足、刑事審判力量薄弱、司法裁判標準不一等。”漳州中院掃黑辦負責人介紹,他們清楚地認識到,法院此前在專項斗爭中的不足。 2018年,漳州中院依靠市掃黑辦支持,先后協調詔安張某流等8人敲詐勒索案、云霄張某毅等18人強迫交易案。這兩個案件的會商解決,帶來了如何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防范地域風險、克服打擊短板的深度思考。 如何破解困境?漳州中院從“推動案件的相對集中管轄,組建專業審判團隊”中找到了答案。 在中央政法委、最高法院提出黑惡案件相對集中管轄的頂層設計后,福建高院率先部署試點,福建高院吳偕林院長親自謀劃指導,先后三次對漳州試點工作提出明確要求。 漳州中院黨組書記、院長羅雄主持專題會議,研究部署相對集中管轄創新機制。經過一番細致探索實踐,2019年3月,在漳州市掃黑除惡領導小組的大力支持下,漳州中院出臺《關于開展全市涉黑涉惡案件相對集中管轄試點的實施意見(試行)》,并由市掃黑辦轉發全市施行。漳州法院率先在全國創新開展涉黑涉惡案件相對集中管轄試點,創建漳州市黑惡案件專業化研究型辦案團隊,建立公平、公正、專業、獨立的辦案模式,統一執法思想、統一裁判尺度,依法嚴懲涉黑涉惡犯罪及其“保護傘”,打造掃黑除惡辦案機制的福建特色、漳州樣本。 彼時起,漳州全市涉及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上級掛牌督辦以及重大敏感、疑難復雜惡勢力犯罪及其“保護傘”等一審案件,由龍海市法院和漳浦縣法院相對集中審理。 創新的專業審判團隊、創新的辦案機制。相對集中管轄創新形成在全省乃至全國有影響力的掃黑除惡工作新品牌,推動掃黑除惡專項工作向縱深發展,推進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此做法,得到中央掃黑除惡第15督導組和最高法院的充分肯定。最高法院工作簡報印發漳州法院試點實施意見,供全國各地法院學習借鑒。 長效常治 融入治理凈化環境 強化源頭治理,健全長效機制,絕不讓黑惡勢力死灰復燃、卷土重來。 斗爭全面的勝利,離不開無數政法干警夜以繼日的付出,同樣也少不了各項長效機制的支撐。在這一方面,漳州法院做到了與時俱進。 在推進對黑惡勢力打“傘”破“網”的同時,漳州中院決定痛下“打財斷血”的狠手。 2019年1月10日,漳州市龍文區人民法院一審公開宣判一起涉黑案件,判決李某福等27名被告人犯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等13項罪名,并判處罰金及沒收財產共計490.8萬元。這是迄今為止漳州市宣判規模最大、罰沒財產最多的涉黑案件。 三年多來,漳州法院全面推進線索摸排核查,強化涉案財產查清查控,特別是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對房產、車輛、資金、貴重財物、公司股權、有價證券落實“六必查”,充分運用扣押、追繳、沒收、判處財產刑等多種手段,搗毀黑惡勢力經濟命脈、摧毀其造血功能。 揚湯止沸,不如釜底抽薪。2019年8月,漳州中院又率先在全省法院發布《關于涉黑涉惡案件財產處置與執行的實施意見》《涉黑涉惡案件產權財產處置的執行指引》兩個規范性文件,加大與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溝通協調,依法妥善處理黑惡案件中罪犯家庭財產份額分割、轉移至他人名下涉案財產的查扣處置、拍賣變賣涉案不動產及特定動產、追繳沒收其他等值財產等方面的難點重點,確保“穩、準、狠”地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 顯然漳州法院也配得上這份認同。數據顯示,2018年以來,漳州兩級法院已執行到位款項6370.05萬元,占已生效黑惡案件的92.41%,通過斬斷利益鏈條的方式,徹底摧毀黑惡勢力再犯罪的經濟基礎。群眾安全感滿意率保持在98%以上,創近年新高。 值得一提的是,漳州法院始終堅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一體推進,最大限度地鏟除黑惡勢力滋生的土壤。探索推進輕刑犯罪矛盾源頭化解機制便是一次有益嘗試。 此前,漳州法院通過主動加強與重點地區、重點領域、重點行業監管部門的信息共享、工作聯動,完善行業涉黑涉惡線索發現移交、漏洞通報整改,創新推行黑惡大要案“一案一司法建議”,對于黑惡案件審理中發現的社會管理漏洞及時提出司法建議,促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份判決,鏟除一方惡霸;一封司法建議,凈化行業治理環境。其中意義,不僅還百姓安寧,更是明顯優化了營商環境。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共同提升,有效實現成果轉換,是漳州法院一以貫之堅持的方向。 眼下,漳州法院已向有關職能部門發出司法建議69份,均得到職能部門采納。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