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生命, “救”在身邊!建寧縣開展第一屆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
2021-10-22 11:15:34??來源:建寧縣融媒體中心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10月21日,由縣委文明辦、衛健局、總工會、婦聯、科協、紅十字會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建寧縣第一屆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在建寧縣職業中學成功舉辦,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吳碧英到場觀看并頒獎。 本次紅十字應急救護大賽,目的是為了在全縣更廣泛地普及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提升公眾在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中的防災減災和自救互救能力。 比賽中,36名選手充分展現了良好的心理素質、扎實的救護技能和迅捷的現場應變能力,順利完成了全部比賽項目,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 ![]() ![]() ![]() ![]() ![]() ![]() 據了解,本次大賽內容分為理論知識考試、成人心肺復蘇操作、左前臂出血現場止血包扎等3項內容。經過三輪的激烈比拼,按得分高低,分別評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 ![]() 大賽紅榜 急救小知識 急救知識的普及關乎生命的延續,但殘酷的現實是,我國每年發生心臟猝死的人數高達54.4萬,其中,90%發生在醫院以外,能夠存活的人數不足1%。心肺復蘇是常用的急救技巧之一,如果能在4分鐘以內實施有效的心肺復蘇,則生命挽救的成活率能夠超過50%。因此,掌握心肺復蘇術至關重要。 1.確認患者呼吸和心跳停止 觀察患者是否有呼吸,檢查脈搏是否存在,確認符合進行心肺復蘇的條件。 2.撥打急救電話 遇到這種突發情況,不要慌張。如果周圍只有一個人在場,首先撥打急救電話,請求專業人士的救護,同時自己積極開展救護;如果現場有兩人或多人在場,一方面請求周圍人撥打急救電話,另一方面即刻開始心肺復蘇,以爭取時間。 呼喊或者束手無策都不是及時幫助患者的正確手段,應當立刻開始心肺復蘇。 3.將患者頭偏向一側,去除患者口腔嘔吐物 部分患者在意識喪失時伴有嘔吐,這些嘔吐物易堵塞氣道,同時也極易導致誤吸,一旦堵塞氣道或導致誤吸,將進一步加重缺氧,因此應先將頭偏向一側,清除口腔和氣道內的嘔吐物。 4.將患者放平,放置于硬地面 這樣做的目的是進行胸外按壓時,保證有足夠的按壓深度。 5.跪在患者一側,保證足夠的按壓力量 6.正確選擇按壓點,并將手掌交叉放置在上面 采用最簡單的連線法:兩側乳頭連線與胸骨的交叉點即為按壓點,將一個手掌根部置于按壓點,另一手掌根部置于前掌之上,雙手交叉。 7.開始胸部按壓,保證按壓深度和頻率 雙臂伸直,憑自身重力通過雙臂和雙掌,垂直傳達給胸骨,并把壓力傳遞給心臟和血管,促進血液流動。 按壓頻率保證在 100~120 次/分鐘 按壓深度應在 5~6 厘米之間 避免沖擊性或暴力性按壓,沖擊性和暴力性按壓極易導致肋骨折斷,骨折的斷端在按壓的過程中易刺破肺臟,導致進一步的缺氧和呼吸困難。 8.人工呼吸 胸部按壓 30 次后,開始人工呼吸(如果救助者不熟悉人工呼吸操作方法,可不進行人工呼吸這一步驟,持續進行胸部按壓,直到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打開患者呼吸道:將患者額頭輕輕向后按,下巴向上抬 用手緊緊捏住患者鼻孔 搶救者進行深呼吸 用嘴完全包繞患者嘴部,進行吹氣至少 1 秒鐘 觀察到患者胸部上下起伏后,立刻離開患者嘴部 9.反復進行胸部按壓和人工呼吸的交替搶救,直到醫護人員到達現場 每按壓胸部 30 次,進行 2 次人工呼吸 當堅持按壓和人工呼吸到一定時間感到疲勞時,及時向周圍群眾求救,及時換人保持繼續按壓,保持按壓的深度和力度。 學習急救知識,讓自身遇事不驚、遇災能避、遇險能救。給愛的人一個更安全的世界,在危難面前能逃生避險、自救互救、保護生命安全。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