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寧退役軍人曾清輝:創業路上助農情
2022-05-04 19:30:00??來源: 責任編輯:黃忠義 我來說兩句 |
分享到:
|
眼下,正值農忙時節, 走進位于建寧縣溪口鎮楓元村的 誠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臍橙種植基地, 基地負責人曾清輝每天忙著 指導工人給果樹施肥、殺蟲、修剪枝葉。 “再過一年,這些樹就要掛果啦, 每棵樹可以掛果10公斤左右。” 曾清輝指著一棵臍橙樹介紹。 今年42歲的曾清輝,是一位普通的退伍軍人,在創業路上,他迎難而上,始終保持著軍人的本色;他立足家鄉的生態優勢,大力發展農業,帶領村民們增收致富。 1998年,曾清輝參軍入伍,在福州服役5年。5年的部隊生活,不僅鍛煉了他健康的體魄,更磨煉了他堅強的意志。在部隊期間,曾清輝多次獲得嘉獎,被評為優秀士兵。 2003年退伍后,曾清輝和戰友在福州經營了兩年餐館,隨后又在福州一所學院學生科和福州消防素質基地輾轉工作了兩年多,再回到三明跟著親戚做土方。苦的、累的活,他都做了,但他總感覺不理想。 直到2015年,聽一位江西的朋友說,有機肥業很有前景,建議他試一試。 曾清輝心想:家鄉建寧是農業大縣,近些年都在大力發展農業,特別是受消費者青睞的黃桃一定要使用有機肥。況且把有機肥做好不僅能掙錢,還能改善環境、改善生態,帶動家鄉發展綠色生態產業。 敢想還得敢做。于是,曾清輝和朋友一起投資300多萬元,成立了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始生產經營有機肥。也許是部隊的嚴明紀律影響了他,曾清輝不僅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待公司的事更是一絲不茍。公司以“提升服務品質,保證產品質量”為經營理念,生產的有機肥料有利于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和養分,還可以降低農戶生產成本,提高作物產量,增加農民收入。 用心經營,使曾清輝公司生產的有機肥在當地獲得了好口碑,許多農戶的果園都用他的有機肥。2021年,公司產值達1700萬元,成為當地有機肥生產的龍頭企業。 在做好自身發展的同時,曾清輝不忘帶領身邊的農戶一起致富。他把公司的發展和農戶的致富聯系在一起,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實現企業、農民、市場和社會共贏的格局。公司生產的有機肥料服務50多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和800多戶農戶,每年使用公司有機肥料5000多噸,服務農戶果樹面積近10萬畝,蓮田、水稻基地3000畝,輻射帶動了800多戶農民走上了致富路。 “家鄉生態這么好,加上有機肥的資源,自己能不能也大力發展農業?”曾清輝沉下心來想,經營有機肥怎么更好地做出綜合效益來。 曾清輝指導工人給果樹施肥 有了這個想法之后,曾清輝發現家鄉的果農大多種植黃桃、黃花梨等水果,自己再種這兩種水果,可能缺少競爭力。因此,走產品差異化道路,他做出了新的選擇。他特意到浙江考察市場,發現近幾年臍橙的價格很好,經濟效益可觀。說干就干,2018年底曾清輝在楓元村流轉了近300畝山地,2019年成立建寧縣誠橙農業發展有限公司,以種植臍橙為主。 “剛開始做,好難。架設電桿、平整山包,還要建果山的水利設施,都得用錢。”曾清輝一邊感慨,一邊介紹,公司的第一階段已經投入了近百萬元,接下去還得繼續投入。雖然難,但他還是信心滿滿。這份信心源自他的軍旅歷練,當年部隊的鍛煉,使他內心有一股堅持的韌勁。 曾清輝說,現在基地已經發展到了400多畝,種植臍橙、黃桃、獼猴桃等果樹,培育30多萬株臍橙苗。 2020年冬天,建寧天氣異常寒冷,由于沒有防寒經驗,基地受到了巨大沖擊,大部分臍橙樹和苗都被凍傷,直接經濟損失達150萬元以上。面對這一困境,曾清輝沒有放棄,憑借軍人的堅強意志,他很快振作精神,繼續投入到基地建設當中。 吃一塹,長一智。曾清輝說,2021年,他不僅到光澤縣學習了臍橙防寒技術,冬季寒冷天氣專門請縣農業農村局農技專家到基地指導,還花了30萬元在基地建起了簡易大棚,確保臍橙樹和苗不再被凍壞。 功夫不負有心人,幸運之神總算站在了曾清輝這邊,之前被凍壞的果樹苗大都“起死回生”。 曾清輝除了自己種臍橙,還帶動其他農戶一起種臍橙。公司通過對當地農戶進行技術培訓、供應臍橙果苗等方式,帶動了200多戶農民進行種植臍橙,提高了當地農民的收入。同時,常年雇傭當地農民參與苗木管理,給農村閑散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讓他們在家門口增收。 |
相關閱讀:
![]() |
![]() |
![]() |
![]() |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