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中文网,bl在线肉h视频大尺度,在线三级中文,国产亚洲毛片

2020年3月24日 星期二
您所在的位置:建寧新聞網 > 新聞 > 正文

【網絡中國節·端午】迎端午 養生粽包起來

2023-06-21 08:20:05??來源:人民網  責任編輯:   我來說兩句
分享到:

雖然還有一些日子才到端午,但是大家對劃龍舟、吃粽子的熱情已經開始高漲起來了。不過端午前后,天氣又濕又熱,而糯米黏滯,較難消化,是否人人都適合吃粽子呢?我們請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高三德副主任中醫師,教大家如何對應體質來包適合自己的“養生粽”。

脾胃較弱人群不宜多食粽

高三德介紹,“端午”一詞最早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記》,書中記載:“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其中的“鶩角黍”,指的便是粽子,可見端午吃粽子的習俗有著深遠的歷史。

一千七百多年后的今天,隨著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粽子的餡料也更加多元與創新。糯米是粽子的主要材料,在《本草綱目》中對糯米有這樣的記載:“若素有痰熱風病,及脾病不能轉輸,食之最能發病成積。”也就是說,糯米黏滯,較難消化,易加重體內濕熱。另外,有的粽子里包了肥膩的肉,容易“發痰”。因此,像老人、兒童、胃腸道疾病患者這些脾胃功能相對較弱的人群,就不宜食用太多粽子。

但沒有粽子助興端午,似乎又少了些節日氣氛。高三德表示,如果實在想要在佳節品嘗粽子的美味,不妨對癥選材來包些“養生粽子”過過口癮。需要特別提醒的是,食療粽子的用量應根據個人癥狀及體質,特定疾病人群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適當選擇和使用。

1.清熱袪濕粽

餡料選材:綠豆、赤小豆、蓮子、薏苡仁等適量。

綠豆和蓮子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清熱”食材,中醫認為,綠豆有“益氣,除熱毒風,厚腸胃”的功效,而蓮子“味甘苦寒”,孫思邈認為它能“止渴除熱,補中養神,益氣力”。這兩味食材搭配利水滲濕的赤小豆和薏苡仁,能減輕糯米對體內濕熱的加重。

除此以外,還可以食用被梔子水浸泡過的“梔粽”,梔子是一種藥食兩用果實,有瀉火除煩,清熱利尿的功效。又或者換用更易消化的黃米來包粽子亦可。

2.益氣養血粽

餡料選材:蜜棗1-2枚、紫米30克、糯米10克、扁豆10-15克、葡萄干5-8克、紫薯15-20克、花生10-15克。

人體的氣血與脾胃密切相關,要補益氣血,強健脾胃很重要。蜜棗與紫米都有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養血的功效;扁豆、葡萄干、紫薯、花生則都能補益脾胃。氣血虧虛的體質可以試試用上述食材包的粽子,以健脾強胃、調養氣血。

3.滋補益身粽

餡料選材:小鮑魚1枚、干貝15克、蝦仁2-3克、海參0.5條、香菇1個、板栗2枚、臘腸0.5-1條。

海鮮多有補腎的功效,如鮑魚補肝腎、益身明目;干貝補腎;海參滋腎補血、健陽潤燥;香菇開胃。腎氣虛人群可以食用此類粽子。

4.抗感安康粽

餡料選材:黃芪30克、黨參20克、枸杞子15克、紅棗2枚、枇杷葉10克、紅豆200克、黑糯米15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性加入紅棗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

做法:

1.黃芪、黨參、枇杷葉共研磨成細粉;枸杞子、紅棗切片。

2.將紅豆、黑糯米洗凈,與藥粉、枸杞子和紅棗片一起浸泡3-4小時。

3.把上述材料撈出,濾去水分;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性加入紅棗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配料,拌勻成餡料。

4.取粽葉,將餡料裝入,封口成粽子形狀;蒸煮粽子約150分鐘即可食用。

黃芪、黨參具有補氣補陽作用;枸杞子、紅棗、枇杷葉等食材具有補血養氣、潤肺止咳的作用;紅豆、黑米、糯米等營養豐富,補血健脾,富含維生素C、D、鋅等,有助增強免疫力,利于體力恢復。

5.健脾安神粽

餡料選材:白術30克、茯苓20克、紅棗2枚、松子10克、枸杞子15克、黑米150克、糯米100克;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加入紅棗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

做法:

1.茯苓、白術、松子、枸杞子共研磨成細末;紅棗切片。

2.將黑米和糯米淘洗干凈,和上述粉末及紅棗片一同浸泡3-4小時。

3.將上述材料撈出,濾干水分。可根據個人口味選擇性加入紅棗泥、桂花糕、豆沙、白糖等配料,拌勻成餡料。

4.取粽葉,將餡料裝入,封口捏成粽子形狀;蒸煮約150分鐘至熟透。

適合一般人群食用,用量需依個人體質而定;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兒童等建議在醫生指導下選用;3歲以下兒童應避免食用或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配方。特定疾病人群需遵醫囑選擇配方。糖尿病患者不宜食用。

醫學指導/廣州醫科大學附屬中醫醫院治未病科高三德副主任中醫師

(記者吳婉虹 通訊員王雯玉)


相關閱讀:

打印 | 收藏 | 發給好友 【字號
更多>>建寧新聞
更多>>聚焦
更多>>文化文明
更多>>理論
主管單位:中共建寧縣委宣傳部 地址:建寧縣濉溪鎮葫蘆坑1號
網絡違法犯罪舉報網址 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舉報中心 12321
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
新聞熱線:0598-3980093
投稿郵箱:rmt3980093@163.com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8-3980093,舉報郵箱:rmt3980093@163.com
網站備案號:閩ICP備2021010892號-2
郵編:354500
:閩ICP備10205082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彝良县| 赣州市| 浦北县| 西平县| 新乡市| 高唐县| 景德镇市| 论坛| 宝鸡市| 新密市| 福泉市| 临桂县| 安阳县| 乌兰浩特市| 安化县| 海门市| 原平市| 柳林县| 嘉峪关市| 永济市| 宜章县| 城口县| 万全县| 特克斯县| 濮阳市| 南康市| 岑溪市| 枣强县| 扶风县| 维西| 永平县| 昭觉县| 会东县| 芜湖县| 晋中市| 临猗县| 临高县| 班戈县| 阿拉善右旗| 河北区| 武城县|